《爱情公寓》无疑是今年夏天最富有争议的一部影片!
上映之前,《爱情公寓》的预售成绩便突破亿元大关,猫眼专业版和淘票票专业版上的想看人数分别是154.4万、110.4万;上映首日,该片凭借预售时的优势,用时13时17分,票房便突破2亿元。截至今天20:00,《爱情公寓》上映3天,累计票房已经达到4.85亿元。
但与高票房不同,《爱情公寓》在上映前就深陷各种风波,而在上映之后,该片的口碑也存在争议——豆瓣评分始终徘徊在2.6分左右,猫眼和淘票票上的评分也仅为6.6分、7.1分。
一边是网络平台的低评分;另一边,据多家媒体报道,电影放映时,影厅里笑声此起彼伏,气氛热烈,似乎并未受评分影响,不少观众认为“穿越次元壁的设计有点意思”。《爱情公寓》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?
故事还得从2009年说起。2009年,《爱情公寓》情景剧首播,至今共播出四季,总点击量超过百亿,第一季至第四季剧集的豆瓣评分也分别达到了8.1分、8.1分、7.3分、7.3分,可以说剧中音乐一响起,就能带着90后“穿越到”熟悉的“爱情公寓”。但就是这样一部原班人马十年催泪重聚的影片,却惹来几乎全网非议,究竟是“粉丝电影”不好使了?还是经典IP再开发的创新式“玩法”尚未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?
1、“皮”一下,“爱情”不在“公寓”?
虽然这样说起来有些拗口,但《爱情公寓》上映之后,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“影版《爱情公寓》究竟是不是原本的“爱情公寓”?
毕竟在影片上映之前,《爱情公寓》进行了密集宣传,营销的侧重点也一直放在剧集原创人员的“十年之约”方面,无论是剧照、预告还是路演都比较隐蔽。在没能猜透影版《爱情公寓》会呈上一盘什么“菜”的时候,外界也就想当然的认为,影片场景应该还是那个熟悉的公寓。
诚然,作为一部“国民度”非常高的IP,拉来原班人马参演,将TV版中单纯的情景喜剧直接搬上大荧幕,无疑是最省时省力的操作模式。但影版《爱情公寓》最终是放弃了“方便”,选择了“皮”一下。
“如果继续让大家在公寓里待着,有点儿太‘便宜’了,既然是上大银幕,就得有点大动静,画面,想象力,世界观,既然第一次拍电影,我们没有什么可输的,既然是爱情公寓的小伙伴,那就搞点大事情。我们很快达成共识,要把电影版做成《爱情公寓》史上最大的脑洞。”《爱情公寓》的导演韦正于影片上映首日,在微博上写下了这番话。
于是便有了两大“国民IP”《爱情公寓》和《盗墓笔记》的合体,曾小贤、胡一菲、吕子乔、陈美嘉、唐悠悠等人走出公寓,和
目前来看,抛去其他因素,相当一部分观众觉得,虽然影片一开始的时候,有觉得自己走错了影厅,但通片下来观影体验并没有受到影响,“整部电影依旧是爱情公寓式的笑点”、“大电影还是之前的风格~欢快而不尬~期待爱五”、“爱情还在继续,友谊还在身边,这是很爱情公寓的爱情公寓”……
2、有争议,却是IP构建推陈出新的必要探索
其实,早在去年9月份,《爱情公寓》拍摄电影的计划首次曝光时,几位主演就透露道,影版《爱情公寓》会整点不一样的内容!
但诚如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向来是众说纷纭、褒贬不一,《爱情公寓》也是如此。从各大社交平台的评价上来看,《爱情公寓》的口碑和票房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,一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,导致影片内容和观众预想存在较大偏差,被贴上了“爱情不公寓”的标签;二是影片《爱情公寓》想要融合的IP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太过庞大,风格差别也很大,风险自然也大。
抛去电影的内容不说,能够激起大众热议的影版《爱情公寓》的操作模式,也带给IP构建、运营一些启示。曾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电影导演在接受《首席娱乐官》采访时表示,自己只拍原创剧本,而且就算拍的电影再火也不会考虑拍续集,“套路重复,观众会看腻的。你看很多欧美的大片,最后不就拍死了。”
而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某论坛上,光线传媒董事长&总裁王长田也表示,在很多方面,电影就需要不确定性,从某种意义而言,系列影片是对创意性的谋杀。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、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也表示,系列影片因为有粉丝、热度基础,在营销方面相对容易,但在制作上也更难,需要持续创新。
如何IP创新,可以说,是整个影视行业都在思考的命题。若如不能在内容创新上进行持续探索,延长IP的“保质期”,而是只靠“粉丝情怀”做卖点,再优秀的IP也会走向“死亡,就连经典影片《007》系列似乎也难逃这一定律。
为此,一开始就计划“搞事情”的《爱情公寓》,本意其实是想通过与另一大IP《盗墓笔记》的融合,在延续剧版基调和风格的同时,进行内容上的创新,赋予《爱情公寓》这一IP新的生命力。但是这样的大胆探索,目前来看可能与预期出现了一定偏差。
但借用影片中主演李佳航的一番话,“今天的电影市场太大,很多事情连我这个所谓圈内人都说不清楚,但我觉得有一些话,还是要说,东西不买账,但误解初心真的是一件伤心的事情。” 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,观众对内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,不管是用户还是行业,都应该为电影提供“试错”的机会。这可能是《爱情公寓》电影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。
曾小贤、唐悠悠、张伟